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北京,2009年7月3日)
弗朗西斯•高锐,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
在当今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经济增长萎缩的形势下,值得我们退而探本求源,回顾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50多年前,就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单靠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传统的生产要素,无法解释经济增长。相反,促进经济增长的“剩余”(residual)要素,是技术进步或创新所带来的生产力提高。
总体而言,这一洞见引发世界各地对研发(R&D)和知识基础设施的投资大幅扩张。全球每年用于研发的预算现已超过一万亿美元。然而,显而易见的是,虽然投资于知识的创造,是创造就业、实现增长和提高竞争力的一个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还需要创造条件,实现知识的商业化。
知识产权便是将知识转化为商业资产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机制。知识产权为创新投资创造了安全的环境,并为知识资产交易提供了法律框架。在我们寻求克服经济危机、确保危机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时,应当把投资于知识创造,以及维持一套充满活力、适当兼顾知识创造者、投资者和全社会之间的需求和利益的知识产权制度,摆在重要的地位。
虽然要看清这场危机对知识产权领域带来的影响为时尚早,但初步迹象已显示出一些有趣的变化。从历史上看,我们知道凡出现经济衰退或萧条时,人们对知识产权的需求便会下降。比如在大萧条时期,美利坚合众国1929年至1933年间的专利申请量下降了37%。1929年的专利申请水平,直到1965年才被超过。目前的局面似乎还不清晰明了,但在三个方面可能出现差异化发展。一是专利行为模式上的国际与国内差异。举例而言,虽然日本和联合王国的国内专利申请量有所下降,但其在境外提出的国际专利申请却似乎在上升;这表明全球化的影响日益扩大,并表明企业在选择何时以及如何申请发明专利方面,有了更大的判断能力。其次,世界各地的行为特点也明显不同。今年美利坚合众国的国际申请量下降了14%,而中国却上升了19%;这表明这场危机对各地创新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第三,危机对各个经济部门所产生的影响无疑也不尽相同。在这方面,我们可以预见,像汽车行业之类的传统专利申请大户,在利用专利制度方面将出现严重下滑。危机不仅造成威胁,而且也带来机遇,因而可能导致创新行为的新格局,这一切均取决于各产业和各国的金融健康程度以及有无承担风险的本钱。
最大的创新机遇也许在清洁技术和替代能源领域。如果将来要把使用高碳技术所造成的影响计入技术成本,那么我们将会发现,我们的资本存量需要进行彻底更新,一如现有资本存量因发生灾难而被摧毁一般。向清洁技术和替代能源的转型必定会发生;只是转型期有多长——5年还是50年——不敢确定,就像不敢确定经济危机的时间一样。在这一转型过程中,知识产权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像财政措施那样,用来激励人们的行为。在这方面,一些国家已采取若干初步措施,为清洁技术和替代能源领域的专利申请开通了快速授权通道。
这场金融危机的到来,正值知识产权发生巨大变化之际。由于无形资产在知识经济中的价值越来越高,危机前人们对知识产权的需求已达到空前的高度;全世界每年约有170万件专利申请,还有越来越多的积压申请尚待处理。技术产出的地理分布也在迅速发生变化。现在每年有超过26%的国际专利申请是由东北亚(日本、大韩民国和中国)提出的,而且这一数字仍在逐年上升。大学和研究机构成了知识产权制度的积极使用者——知识产权制度已不再是产业界的自留地。开放式创新模式已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采用;其结果是,无论是企业与企业之间,还是国与国之间,研究和商业化层面的合作都日益扩大。如何平衡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权利与新知识带来的社会利益,与世界各地的公平分配问题一样,是人们广泛辩论的热点问题。
对于知识产权制度面临的这些需求,必须根据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加以认真管理,必须针对知识产权制度中内在的功能和政治张力,寻求解决方案。同时还要把这些解决方案纳入各项战略中,以便把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平衡机制,为加快经济增长、实现向绿色经济转型创造更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