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培训 知识产权外联 部门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和热点议题 特定领域知识产权 专利和技术信息 商标信息 工业品外观设计信息 地理标志信息 植物品种信息(UPOV) 知识产权法律、条约和判决 知识产权资源 知识产权报告 专利保护 商标保护 工业品外观设计保护 地理标志保护 植物品种保护(UPOV) 知识产权争议解决 知识产权局业务解决方案 知识产权服务缴费 谈判与决策 发展合作 创新支持 公私伙伴关系 组织简介 与产权组织合作 问责制 专利 商标 工业品外观设计 地理标志 版权 商业秘密 WIPO学院 讲习班和研讨会 世界知识产权日 WIPO杂志 宣传 案例研究和成功故事 知识产权新闻 产权组织奖 企业 高校 土著人民 司法机构 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经济学 性别平等 全球卫生 气候变化 竞争政策 可持续发展目标 执法 前沿技术 移动应用 体育 旅游 PATENTSCOPE 专利分析 国际专利分类 ARDI - 研究促进创新 ASPI - 专业化专利信息 全球品牌数据库 马德里监视器 Article 6ter Express数据库 尼斯分类 维也纳分类 全球外观设计数据库 国际外观设计公报 Hague Express数据库 洛迦诺分类 Lisbon Express数据库 全球品牌数据库地理标志信息 PLUTO植物品种数据库 GENIE数据库 产权组织管理的条约 WIPO Lex - 知识产权法律、条约和判决 产权组织标准 知识产权统计 WIPO Pearl(术语) 产权组织出版物 国家知识产权概况 产权组织知识中心 产权组织技术趋势 全球创新指数 世界知识产权报告 PCT - 国际专利体系 ePCT 布达佩斯 - 国际微生物保藏体系 马德里 - 国际商标体系 eMadrid 第六条之三(徽章、旗帜、国徽) 海牙 - 国际外观设计体系 eHague 里斯本 - 国际地理标志体系 eLisbon UPOV PRISMA 调解 仲裁 专家裁决 域名争议 检索和审查集中式接入(CASE) 数字查询服务(DAS) WIPO Pay 产权组织往来账户 产权组织各大会 常设委员会 会议日历 产权组织正式文件 发展议程 技术援助 知识产权培训机构 COVID-19支持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政策和立法咨询 合作枢纽 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 技术转移 发明人援助计划(IAP) WIPO GREEN 产权组织的PAT-INFORMED 无障碍图书联合会 产权组织服务创作者 WIPO ALERT 成员国 观察员 总干事 部门活动 驻外办事处 职位空缺 采购 成果和预算 财务报告 监督

2013年全球知识产权申请量上升,中国推动专利申请增长

日内瓦, Tue Dec 16 15:30:00 CET 2014
PR/2014/771

全球专利年申请量2013年继续延续强劲的增长势头,并以中国两位数增长为支撑。全世界260万件专利申请中,约有三分之一是在该国提出的,排在其后的最大受理国是美利坚合众国和日本。

商标申请量增至约500万件,也受到了中国的强劲需求的推动。

根据2014年《世界知识产权指标》,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虽然不平稳,但工业品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申请量在2013年还是实现了连续四年的增长。这份基准性报告所收集的知识产权数据来自一百多个国家。

专利申请

下载

商标申请

下载

纵观全球知识产权活动,专利增长了9%,商标6.4%,工业品外观设计2.5%,植物品种6.3%。

知识产权申请量增长反映了许多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中国和美国的知识产权申请量增长尤为强劲,而欧洲和日本则出现下滑。

WIPO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说:“全球知识产权申请趋势反映了更大范围的经济图景。世界经济的不同表现似乎正在全球创新态势上留下印记。”

视频: 报告要点 - 在YouTube上观看

视频: 新闻发布会 - 在YouTube上观看

专利

2013年全世界创新者共提交了约257万件专利申请,比2012年增长了9%。全球总量中包含171万件居民申请和86万件非居民申请。 中国(占世界总量的32.1%)和美国(22.3%)受理的申请占全球申请量的一半以上,而欧洲专利局在全世界的份额降至5.8%。

2013年排名前三的专利局来自中国,有825,136件申请,接下来是美国(571,612件)和日本(328,436件)。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局之间自2011年以来差距加大,这一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成为全世界专利受理量最大的局。

在排名前20的局中,中国(+26.4%)和澳大利亚(+12.7%)增长最快,之后是大韩民国(+8.3%)。日本出现4.2%的下滑,而欧洲各局2013年受理的申请少于2012年,如意大利(-1.1%)、西班牙(-6.6%)、英国(-1.3%)和欧专局(-0.4%)。

在大型中等收入国家中,印度(-2.1%)和南非(-2%)的申请量出现下降,而巴西(+1.5%)和马来西亚(+3.8)出现增长。

中国的居民申请量排名第一,但其申请人在国外提交的申请量相对较少,仅约三万件。美国和日本申请人的国外申请数均超过20万件。

计算机技术(占总量的7.6%)在全世界已公布申请中占比最高,其后是电气机械(7.2%)、测量(4.7%)、数字通信(4.5%)和医疗技术(4.3%)。

2013年共颁发了约117万件专利。全世界专利授权量继前三年的强劲增长后,在2013年出现了相对缓和的3.1%的增长。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减少,日本特许厅的专利颁发也出现放缓。

2013年全世界有效专利约945万件,其中美国所占最多,有239万件(占全世界的26%),之后是日本(19%)。

WIPO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14年世界知识产权指标(图片:WIPO)。

商标

1995年以来,商标申请量几近翻番。而且,申请中指定的总类数首次超过700万1。在其本国管辖区内提出的居民申请约占全球申请活动的四分之三(按类计)。

中国(按类计188万件)出现了迄今最多的商标申请活动,之后是美国(486,128件)和欧盟的内部市场协调局(324,749件)。中国的商标申请活动从2004年近美国的两倍增加到2013年的近四倍。

过去十年,与广告、商业经营和管理等有关的服务类别一直是申请量最大的类别。之后是与服装有关的商品类别和与科学、摄影、测量仪器、记录设备、计算机和软件有关的商品类别。

2013年及之前两年,尽管商标申请量每年都在增长,但颁发的商标注册总量一直徘徊在300万件左右,显示出未处理的申请在一些较大的局可能会积压得越来越多。

工业品外观设计

连续三年两位数增长之后,2013年申请中所含工业品外观设计量(按设计计)出现了2.5%的平缓增长2。全世界申请活动的放缓是由于中国出现急剧下滑,该国2013年占全世界总量的53%。

2013年,全世界提交的申请中约含有124万件外观设计,其中106万件来自居民申请人,18万件来自非居民申请人。

经过连续七年的增长,2013年注册中所含外观设计量减少了3.3%。全球注册量的下降主要是由于中国的注册量减少了12%。

各大局的申请量

  增长(%):2012-13 占全世界份额(%):2013年
  专利 商标
(按类计)
外观设计
(按设计计)
专利 商标
(按类计)
外观设计
(按设计计)
全世界 9.0 6.4 2.5 100.0 100.0 100.0
中国 26.4 13.8 0.3 32.1 26.7 53.1
欧洲专利局 -0.4 - - 5.8 - -
OHIM (欧盟局) - 3.6 5.3 - 4.6 7.8
法国 - 10.3 - - 4.3 -
的国 - - 3.0 - - 4.6
日本 -4.2 - - 12.8 - -
大韩民国 8.3 - 7.0 8.0 - 5.6
俄罗斯联邦 - 4.9 - - 3.4 -
土耳其 - - 10.3 - - 4.1
美利坚合众国 5.3 13.4 - 22.3 6.9 -

来源:WIPO统计数据库,2014年10月

植物品种

植物品种申请总量2013年创下新的记录,全世界共有约15,200件申请。2013年6.3%的增长远高于上年1.6%的增长。

欧盟植物品种局受理的申请最多,共有3,296件,之后是乌克兰(1,544件)和中国(1,510件)的主管局。

前五大局中,美国(依植物专利法;+22.4%)、乌克兰(+20.5%)和欧盟植物品种局(+14.9%)增长最快,而日本和中国2013年受理的申请少于2012年。

荷兰的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最多(2,943件),之后是美国(1,879件)和中国(1,433件)。前20名来源地中,多数在2013年的申请超过了2012年。前五大来源地中,德国、荷兰和美国出现增长,中国和法国则有所下滑。

  1. 类数是商标申请中指定的类的总数。一些知识产权局使用单类申请制度,要求申请人为商标申请中的商品或服务所属的每个类分别提交一份申请。另一些局采用多类申请制度,允许申请人在一份申请中指明多个商品或服务类别。
  2. 外观设计数是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中所含的外观设计的总数。一些知识产权局允许申请含有一项以上外观设计,另一些知识产权局每件申请只允许一项外观设计。

关于产权组织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产权组织)是一个联合国机构,旨在为全世界创新者和创作者服务,确保他/她们的创意安全进入市场并改善世界各地的生活。

为此,我们提供各种使创作者、创新者和企业家能够跨国界保护和促进其知识产权服务,并充当解决前沿知识产权问题的论坛。我们的知识产权数据和信息为全世界的决策者提供指导。我们以影响为导向的项目和技术援助确保知识产权惠及世界各地的每个人。

要了解进一步信息,请洽新闻和媒体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