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PO Translate:大韩民国率先采用 产权组织以“人工智能”驱动的专利翻译工具
日内瓦,
Thu May 24 13:17:00 CEST 2018
PR/2018/818
大韩民国正在将产权组织开创性的“人工智能”翻译工具用于专利文献,此举使它成为第一个使用WIPO Translate的成员国。WIPO Translate是在技术密集的专利领域应用机器翻译的重大进步。
WIPO Translate利用尖端神经机器翻译技术,将高度技术性的专利文献转换为另一种语言,并且风格和句法更贴近通用说法,胜过建立在以往技术上的专利翻译工具,也超越其他同样利用人工智能的基于网络的产品。
视频:产权组织总干事高锐谈人工智能
WIPO Translate支持PATENTSCOPE这一拥有7,000万条记录的数据库,发明人可先利用PATENTSCOPE进行检索,再通过产权组织《专利合作条约》(PCT)在世界各地提交国际专利申请。
产权组织对这项新技术进行了“训练”,使之能够将PCT官方语言(阿拉伯文、中文、法文、德文、日文、韩文、葡萄牙文、俄文和西班牙文)之一的所有专利文献翻译为英文,反之亦然。
谅解备忘录
韩国特许厅(KIPO)和产权组织在5月23日至25日举行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用信通技术策略和人工智能知识产权局会议”的间隙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根据备忘录,韩国特许厅将着手将WIPO Translate集成到自己的专利申请和审查流程中。这使大韩民国成为产权组织191个成员国中第一个在着眼于帮助世界各地知识产权局采用最先进技术的计划下实施WIPO Translate的成员。
“韩国特许厅对WIPO Translate的采用,凸显出这一业内领先工具的重要地位,它有利于广泛传播技术性很强的专利文件中所载的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高锐说。“产权组织秘书处很高兴开发出这一优质的、基于人工智能的翻译计划,并将竭尽所能使它广为传播,造福于全世界的创新者和知识产权局,”他补充说。
“KIPO对采用WIPO Translate感到非常高兴,因为我们发现这个基于人工智能的语言工具所翻译的专利文件有更高的质量,”在日内瓦参加上述会议的KIPO信息管理司司长Han Gyudong先生表示。
WIPO Translate被训练为专门针对数量庞大的专利文本,并拥有一项“领域识别技术”,可以根据发明的具体特点进行翻译。该工具内部集成了国际专利分类的32个技术领域,能够避免系统在翻译过程出现歧义。这种技术在翻译某一特定句子时,可以对该句所属的具体领域加以考虑,从而能够产出更准确的译文。这在专利翻译界是独一无二的。
产权组织的PATENTSCOPE数据库现已将这种新技术完全集成,能够更加方便地提供通过PATENTSCOPE生成的专利文献译文。为进行对比,仍可使用以往基于统计的翻译技术。
神经机器翻译
神经机器翻译是一种新兴技术。它建立在庞大的、能够“学习”之前翻译过的句子的神经网络模型上。与之前“基于短语”的统计方法相比,神经机器翻译的特点在于,它产生了更为自然的语序,并在所谓的差异性较大的语言对中,如韩文–英文、日文-英文或中文-英文中有显著的进步。即使是被视作相近的语言(如英文-法文)也获益于这种新技术,提高了译文质量。
为了开发WIPO Translate,产权组织在开放源代码软件和图书馆的基础上开发了自己的软件,并利用内部专家来处理庞大的数据集。
产权组织已将WIPO Translate提供给多个国际组织使用,其中包括联合国秘书处、若干个联合国专门机构和世界贸易组织。
给编者的说明
通过PATENTSCOPE数据库,可以在国际专利合作条约申请公布之日起访问其全文,也可以访问参与的国家和地区专利局的专利文献。可以用多种语言输入关键词、申请人名称、国际专利分类以及其他检索条件来检索信息。数据库中有大约7,000万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