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业的兴起
作者:自由撰稿人Emma Barraclough
十年前,礼德(Reed Smith)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杨勐在伦敦工作将近十年后回到故乡上海,发现街上到处是卖盗版DVD的小贩。他说:“那些小贩出现在各个街头巷尾。最新的大片刚发行就可以买到。我当时认为,盗版DVD肯定会毁了电影业。”
电影业高管要庆幸的是,杨勐的看法过于悲观了。事实上,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可以算得上成功。其中的情节涉及打击盗版、技术革命和执着于开疆辟土的商业人士,相互交织的三条故事主线有助于解释,中国的电影业如何从盗版DVD小贩的手中逃出生天,并逐渐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气象。
电影票房激增
第一条故事主线的中心是,中国的都市年轻人及日益壮大的中产阶层越来越热衷于看电影。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提供的数据,中国人去年在电影票上的支出超过了65亿美元,和上一年相比增加了将近50%,每天新增20多块电影屏幕以满足需求。如果中国的票房收入以目前的速度增长,到2017年底将超过美国,突破119亿美元。
中国电影占这些票房收入的60%以上,国产动作冒险片《捉妖记》、《寻龙诀》和喜剧《港囧》与美国大片《速度与激情7》和《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一道位列票房总收入前五强。
电影业咨询公司艺恩集团(EntGroup)高级副总裁刘新颖认为,中国电影业收入的80%以上来自于票房。相比之下,美国的电影制作人从销售DVD、转播权和相关商品中获得的收入与票房收入并驾齐驱。但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营销学教授沈俏蔚表示,在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和约为美国四倍且很大程度上尚未开发的人口基数支持下,中国电影业仍有巨大的成长空间。刘新颖说,尽管中国的电影制作人和其他地方的同行一样仍然要面对制假、盗版DVD和非法视频流等问题,但情况正在好转。“长期以来,中国都没能像好莱坞那样围绕自己的电影创建品牌。现在,我们开始看到与本地公司在开展电影特许经营和品牌共建方面取得进展。”中国的电影制作人开始开发消费者对电影相关商品的需求。去年,总部位于北京的网上电影售票公司Mtime时光网与中国最大的影院连锁万达集团达成协议,将在影院内开设零售店销售获得许可的商品。
政府政策
中国电影业发展的第二条主线是,政府更加致力于打造创意产业。宁波诺丁汉大学创意产业与数字媒体学副教授 Andrew White 认为,充满活力的民族电影业不仅具有宝贵的软实力潜力,而且还能帮助中国迈向后工业时代的未来。“中国政府希望其城市和伦敦、东京和纽约竞争,并知道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发达的创意产业。”
与此相辅相成的是加大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进一步完善版权法的条款草案、于2014年批准《视听表演北京条约》以及即将出台的《电影产业促进法》彰显了中国政府在保护电影产业版权方面的决心。但尽管律师表示电影制作人可以使用中国法律应对版权侵权,损害赔偿金仍然很低。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际红认为,“赔偿低于欧美的水平。如果无法确切计算版权人蒙受的损失和侵权人的非法所得,现有的赔偿上限是50万元(合7.5万美元),对于电影来说,这样的威慑力太有限了。”
这条主线的另一个核心是政府决定限制在国内影院上映的外国电影数量。尽管这一配额政策在外国影业老板中不得人心,但却给中国本土电影产业的成长赢得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外国公司在中国自行制作电影的规定催生了合资企业和合作制片交易,帮助中国制片人有更多渠道获取外国技术诀窍,同时让外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回过头看,颇具争议的配额制似乎起到了形成利益共同体的作用,有助于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并完善版权制度——发行外国电影的中国电影制作人和国有公司打击盗版的意愿可媲美任何一个好莱坞的制片人。
技术生态系统
中国电影业发展的第三条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主线聚焦于技术和社会革命。在不断上升的可支配收入使看电影成为中国都市人所青睐活动的同时,互联网技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目前,中国的网民人数超过任何其他国家。在若干优惠政府政策的帮助下,中国涌现了一批一流的本土科技公司,包括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以及最具人气的互联网平台——即统称为BAT的三巨头:搜索引擎百度(Baidu)、电商阿里巴巴(Alibaba)和社交媒体公司腾讯(Tencent)。
BAT三巨头正在实施雄心勃勃的战略,创建所谓的线上到线下生态系统,鼓励人们在其平台上开展更多的日常活动,包括买电影票和看电影。为了拓展疆域,BAT三巨头和其他的平台正在制作音频和视频内容,并与分布在内容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合作伙伴达成交易。例如,百度在2013年收购了互联网视频提供商PPS,一年后从小米获得了3亿美元的投资用于打造爱奇艺视频流平台。在这场交易的同一周,小米收购了阿里巴巴拥有部分股权的另一个视频流平台优酷土豆的股份。去年,阿里巴巴和腾讯增持了华谊兄弟的股份,该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民营影业公司,也是《寻龙诀》的制作方。
鉴于中国的互联网用户达到6.5亿,各个公司对网上平台的潜力感到如此兴奋就不难理解了。但是,从知识产权的角度看,重要的是与版权相关的交易在这些公司的发展中起到中心作用。在打造其生态系统的同时,各个平台希望利用电影推动移动游戏、商品推销以及娱乐的其他衍生业务的增长。Tilleke & Gibbins律师事务所的版权和电商顾问Nic Garnett表示,“知识产权交易是新的热词,就是在各平台之间传播知识产权,其中很大一部分涉及本地作品。有意思的是,版权不再是创新的掣肘,而是促进因素。拥有知识产权的能力是拓展疆域的基石。”
BAT三巨头以及其他的同类公司正在打破各类音频-视频内容之间的界限,允许用户通过各种设备观看电影大片、电视故事片、用户原创内容、电视节目和越来越多的内部制作节目。它们还尝试各种商业模式,包括广告推动、付费订阅和按次付费。其目标在整个全球电影产业中都颇具代表性,即打造综合的生态系统,使用户能以合法甚至是付费的方式更加便捷地获取内容,而不是去找盗版内容。
与影院连锁和DVD生产商不同的是,网上平台还收集了有关用户偏好的大量资料:他们听的音乐、网上采购的物品以及在社交媒体上关注的电影明星。这样,平台可以交叉比对这些资料,使电影符合用户的文化品位。艺恩集团高级副总裁刘新颖开玩笑说:“在中国制作电影是相当科学和符合逻辑的过程,而不是充满创意的过程。”这种商业做法也许不能帮助中国的电影制作人赢得国际奖项,但却有助于为电影产业的未来提供财务保障。
由于缺乏在世界上很多其他地方都存在的强大且相互联系紧密的传统版权产业,中国新兴的网上企业有更多的自由以创新的方式发展。Garnett说:“中国的这些年轻高管只知道开发网上内容,这和欧美的情况很不一样,欧美的高管总是想知道:这么做会不会损害我们的既有利益?”
中国的技术飞跃并不意味着其电影产业转向网上业务没有遭遇任何问题。尽管中国的法院对为侵权提供便利的互联网平台以及维持非法网站运营的广告商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电影制作人仍受到网上盗版的困扰。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合伙人韩羽枫曾做过法官,他说,知识产权执法人员正在关闭更多的非法流服务,而中国国家版权局的项目官员张文龙提醒说,盗版者今年将面临在每年一度的“剑网”行动下开展的更有针对性的打击举措。甚至连美国的贸易代表在其年度《301特别报告》中都称赞了中国当局在打击盗版方面近期做出的努力,特别强调了在2014年针对快播这一视频流网站向用户提供盗版电影和电视节目开出了创纪录的4,200万美元的行政处罚单。
中国很多的网上平台在法律灰色领域经历早期运作后,已经发展出合法的商业模式,并跻身于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科技公司行列。目前,大型网站普遍采用通知并删除的机制来报告并删除侵权内容。因此,电影制作人的许可收入正在大幅上升。
续集?
中国公司发展出的网上发行电影和音频视频内容的商业模式把中国变成了某种意义上的版权实验室,这些模式吸引了业内高管和研究人员的密切关注。例如,爱丁堡大学沈小白带领的一个学术团队正在就英国研究理事会创意经济中版权与新商业模式中心(CREATe)的一个项目开展研究,聚焦于中国的数字电影、音乐和电子小说的制作和发行的新模式。
沈小白表示,“以前感到处于知识产权制度接收端的中国公司正在考虑如何能将这些工具用于实现自身目的。各公司正集中最优秀的人才,创造性地打造、改进这些工具并在中国市场上进行检验。在创造性地打造商业模式方面,中国公司受到的限制可能比外国公司更少。”
中国电影业的故事有多条主线,让我们详实地了解到版权产业的新商业模式、电影和其他音频视频内容之间日益模糊的界限以及不断变化的内容消费方式。这也许仅仅是漫长的系列电影中的第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