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意到产业:宣扬下一代的意见
罗克珊·彼得斯,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创意与文化产业专业知识产权教育专家
COVID-19大流行对全球经济、社会结构和人们对自身存在的体验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我们彼此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创造、沟通和消费正在适应数字转型的加速。这场大流行也是一个机会,让我们反思如何思考更加明智,如何做事效果更好,决策时更多考虑自己的未来以及更广泛的社会和环境利益。
城市经济学家理查德·佛罗里达指出:
“……包括设计师、艺术家和高技能知识工作者在内的‘创意阶层’作为创新和城市发展的引擎,为其所在城市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构建了创意中心和创意网络。”
对于创意和文化产业来说,这次大流行突出表明“艺术家的工作不稳定”,以及他们容易受到“危机造成的经济冲击”。
对于那些已经就业或开始创业的人,这是一个关键时刻,要找到做好保障、生存下去的途径,有些人还需要重新开始的方法。但下一代的变革者、创新者和思想领袖呢?他们如何为自己想要去面对的现实情境做好准备?为了协助宣扬他们的意见,教育工作者须承担哪些责任?
面对未来的创意实践
在职业发展的关键时刻,新涌现的创意人员不得不适应与教育者互动的新方式,减少在工作室的创作时间,通过自然顺畅的交流建立联系的机会减少。然而,这些限制因素的延续也鼓励人们通过创新的方式培养共同创造的行为模式,工作出现新的开端,形势令人鼓舞。
创意人员的工作日益趋向于跨学科和国际化;创建社区和相互学习的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培养。集体思考和集体行动正在塑造未来。合作行为成为文化生产的核心要素。在这一背景下,“数字化”可以是一种沟通工具,一个起到促进作用的平台,或是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全球实践的动态发展中,知识产权对于创新、经济增长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资产。如同无形的商业伙伴,知识产权润滑贸易的车轮,鼓励创造性和文化的交流。知识产权也具备在以人为本和具有社会意识的倡议举措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潜力。
知识产权与设计、创新和技术相互交织。隐性知识等无形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不断上升,世界各地对保护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伦理和经济考虑,都促使人们更加关注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这一点,加上小企业联网带来的优势,表明现在正是将知识产权思维嵌入创意企业教育的最关键时刻。
随着全球经济走向自我修复,未来企业家准备参与专业实践,这一群体必须认识到在他们的愿景中知识产权具有核心意义。
通过知识产权教育引发积极变革
迄今为止,知识产权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专门针对未来法律专业人士的学习。随着最近创意经济的发展,其价值得到公认,人们方才开始考虑将知识产权教育嵌入商业、创新和企业教育的跨学科课程。在全球范围内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非法律课程的工作中,日本表现突出,于2002年出台法律规定“大学等类似机构应促进知识产权教育和学习”。澳大利亚许多大学的课程中也加入了知识产权问题这一单元。
在毕业生创业人数方面,伦敦艺术大学在英国名列前茅。作为创意企业教育领域的领导者,这所大学鼓励国际学生从实践中认识创意代理公司的价值。它为加速器和孵化项目提供财政和商业支持,并与领先行业合作伙伴共同设计干预措施。
伦敦艺术大学的小型知识产权教育团队与在校学生和毕业生沟通,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在创作和与他人合作时做出明智决定。他们独有的支持和指导方法并非在教学框架内由知识推动,而是认可有必要响应激励创意人员的方式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知识产权在两大领域的潜力受到关注。
首先,在由实践主导的空间中,知识产权发挥着积极作用,创意人员从实践中学习,从构思走向创新并影响全球市场所必需的批判性思维受到鼓励。其次,知识产权对于制定商业战略、确定并保护个人价值观和精神气质、责任和声誉而言不可或缺。
伦敦艺术大学的创意人员为下一代设计的知识产权电子学习资源体现了这种方法。这项资源汇集的声音和经验来自刚刚开始发展专业实践的人员,提供空间用于自我反思和理解知识产权如何发挥积极作用,定义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找到收入流,确立可持续的实践。
对时尚的重新构想和重新设计
不同类型的权利保护不同类型的创新和创意制作,如版权(创意作品)、商标(品牌和声誉)、外观设计权(造型)和专利(发明)。对创意人员而言,重要的是版权保护构思的表达而非构思本身,例如艺术作品或网站的设计。因此,在决定使用哪种知识产权时,关键在于创意人员要考虑自己想要保护的对象、保护原因以及保护方式。
学生在创意实践中的许多构思超越了主要由经济利益驱动的传统商业模式。其中包括谋求解决社会或文化问题的公益创业,以及通过可持续工艺流程对自然环境产生积极影响的环保创业。
在创意产业中,重新构想时尚的未来或许是采取行动呼声最高的领域。慈善家兼男装设计师贝萨妮·威廉斯倡导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她承认,时尚“涵盖从农业到通信等所有产业,每年生产800亿件新服装,地球上每六人中就有一人受雇于时尚业,因此对地球有着巨大影响。”
相反,2020年时尚行业的利润估计下跌93%,此时企业在重新思考其商业模式,精简业务,并针对消费者行为重新调整定位。
时尚教育为下一代提供了与全球技术和商业创新相联系的空间,可以利用他们的直觉和想象力引导这一行业的行为更具可持续性,透明度更高和包容性更强。
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来看,初次涉足时尚业务需要考虑的问题多种多样,要了解版权法如何适用于时尚传播,要提高品牌形象的知名度,要认可蕴藏在见解、方法和服务中的无形知识产权。与技术专家、科学家和其他业界专家合作将构思变成现实、并最终转化为可扩展的业务时,在构思的这个阶段往往就需要明确产权归属。
从以下案例研究中可以一窥在校学生和毕业生从教育向产业、从构思向市场过渡时必须考虑的部分知识产权相关因素。
设计师兼技术专家阿什维尼·德什潘德(@aforashwini)2021年毕业于伦敦时装学院。她认为,“所有行业的未来都在于技术,需要在创造循环产业方面有所作为”。在与微软的合作中,她创立了Art-Z软件公司。公司利用人工智能减少版型裁剪阶段的面料消耗,目的是实现零浪费。作为一名创业的国际学生,阿什维尼承认,想把自己的创意用于创业时,她得到了关于保护自身知识产权的指导。随着她的创意开始引起关注,阿什维尼遇到了敏感问题,在对自己工作的控制力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要决定向希望争取支持的对象披露多少信息。“关键在于签署保密协议,但也要讲究策略,因为保密协议可能执行有困难,特别是面对大公司时。我发现知识产权处理起来非常棘手。能有导师和法律顾问的支持我很欣慰。”
对阿什维尼来说,在产品开发初期就具备知识产权意识,有助于她将知识产权置于公司商业战略中的关键地位。随着软件的发展,她将认真考虑如何实现向国际推广的雄心壮志,让这一减少面料浪费的解决方案得到普及。
对于在伦敦工作的巴西设计师和品牌所有者若昂·马拉斯金(@joaomaraschin)而言,他的做法是“呼吁社区行动,基本原则是维持真实的联系和尊重全球各地处于边缘化境地的工匠作品,通过以人为本的设计和保护钩织和刺绣等手工技艺探索社会和环境可持续理念,以及研究新发现的原材料。”
“我发现,许多工匠看到自己的技能因需求不足而走向消亡。因而年轻一代缺乏延续这些技能的动力。我还看到有年长的从业者失去行业地位,在很多方面成熟工匠被制度排除在外,”他指出。
若昂的愿景体现在为助力打造自身品牌形象的商标自我保护当中,也反映出知识产权和健康的道德参与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为伦敦时装学院的毕业生,他认真考虑了透明度和包容性承诺的最佳表达方法。他在线上提出积极影响声明,成为一马当先采取行动解决不平等和文化可持续性问题的创意人员典范。
将知识产权思维纳入企业战略至关重要,但也要保证知识产权起到推动作用,不能影响企业的发展宏图。由于合作是创意实践的核心,必须以此为前提考虑知识产权问题。在伦敦工作的时装和面料设计师埃伦·罗克以其夺目的印花图案代言,与全球社区合作开发由工匠主导的产品和项目,她认为,合作的“核心在于相信通过汇聚能量最终可以实现更强大的成果。相对于个体努力,合作能让构思走得更远,合作也鼓励知识转移和共享共同目标。”埃伦(@ellenrockstudio)通过在国际平台上管理自己的商标和注册外观设计权来应对复杂的知识产权问题,她认为知识产权“对于品牌进步和发展必不可少;知识产权确立设计领导者的权利,在企业的根基中融入着眼于未来的愿景。当你代表客户工作时,知识产权的作用是保障,是信心的象征。”
若昂和埃伦积极致力于认识商业实践中文化保护和可持续性的重要意义,这正是知识产权教育的核心。对于与当地和原住民社区合作,努力保护和弘扬传统工艺技术和知识的人来说,这是道德和伦理层面的问题。虽然这些社区“有权维护、控制、保护和发展他们的文化遗产、传统知识和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但这一概念的背后充满复杂的技术和法律不确定因素,主要表现在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定义、保护目的以及保护受益者的问题上。
……知识产权对于创新、经济增长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资产。如同无形的商业伙伴,知识产权润滑贸易的车轮,鼓励创造性和文化的交流。
知识产权可以被视为一种保护形式,以及为此类社区保留价值的一种方式。然而,许多社区的习惯做法代代相传;这些习惯不属于个人,而是共同信仰和传统的一部分。由于传统上知识产权被视为对个人创造性成果的保护和奖励,在这一领域有所不足。
随着全球经济开始自我修复,未来的企业家准备从事专业实践,他们必须认识到自身愿景离不开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教育不是要解决所有问题。知识产权教育要做的是鼓励下一代奋勇当先,认识到创意代理机构的价值,在决策时运用批判性思维和观点,或许并非总能取得经济成功,却会产生更为长远的积极影响。
正如若昂承认的,“总的来说,我把自己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作为衡量企业成功的主要标准,即使在不会带来盈利的情况下也以其为先。我相信,时尚的未来依赖于对地球和人类的尊重,可持续发展绝对不容讨价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