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食品:东盟地区的探索

2024年11月25日

#

2024年9月,产权组织发布了《关于农业食品的专利态势报告》,分析了农业食品领域的全球专利趋势和新兴技术。现在,我们将目光转向东盟地区,探讨这一领域的专利态势。虽然东盟地区的专利活动与世界许多其他地区相比相对较少,但农业食品行业对该地区至关重要,因为它支撑着粮食安全,维持着数百万人的生计,并在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农业中心之一推动着经济增长。那么,谁正在东盟地区申请与农业食品相关的专利?谁是该地区的创新者?与全球趋势相比,他们专注于哪些技术?

与所有技术领域的总体平均水平相比,无论是作为目标市场的专利申请,还是本地的发明创造,东盟地区的农业食品行业在全球专利活动中所占比例较高

在东盟地区申请的农业食品领域专利族总数为47,664项,占全球农业食品专利族总数的1.27%。这一数字高于东盟地区在全球所有技术领域专利族中所占份额0.62%。

此外,东盟地区发明的农业食品相关专利族数量为14,185项,占全球农业食品专利族总数的0.38%。这一数字也超过了东盟地区在全球所有技术领域发明的专利族中所占份额0.22%。

这些数据表明,无论是作为目标市场还是发明来源,农业食品行业的全球影响力都大于东盟地区在所有技术领域的平均水平。

在东盟地区农业食品领域的专利申请活动远远超出本地的发明活动,反映出全球对该地区市场潜力的浓厚兴趣

在东盟地区申请的农业技术相关专利族数量达32,240项,是本地发明的农业技术相关专利族数量7,435项的4.3倍。同样,在东盟地区申请的食品技术相关专利族数量达19,114项,是本地发明的食品技术相关专利族数量7,765项的2.5倍。这些数字突出表明,外部专利申请人非常重视东盟地区的农业食品市场。

在农业食品的23个子领域中,全球专利申请人对机器人和无人机、作物适应性和遗传学以及精准农业等先进领域表现出更大的兴趣,而本地创新则相对有限。相比之下,本地创新者在土壤和肥料管理以及食品技术等子领域更为活跃。

机器人和无人机、作物适应性和遗传学以及精准农业等子领域,在东盟地区申请的专利与本地区发明的专利之比分别为8.5、8.4和7.0。这表明东盟地区以外的企业对这些技术的本地市场特别感兴趣,而本地在这些领域的创新仍然相对有限。

相比之下,在土壤和肥料管理、食品技术和食品化学等子领域,在东盟地区申请的专利与来源于本地的发明比率较低,分别为2.0、2.3和2.4。这表明,在这些领域,虽然外国专利申请仍然超过本地创新,但与其他技术领域相比,本地创新者相对比较活跃。

相对专业化指数(RSI)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在同一技术领域的已公布专利活动。相对专业化指数衡量的是一个国家在某一技术领域专利族中所占份额与该国在所有技术领域专利族中所占份额的比例。换句话说,相对专业化指数的优势在于,可以相对于其整体专利活动,比较两个国家在某一技术领域的专利活动。这样可以突出那些在所研究的技术领域专业化程度高于其总体专利申请水平的国家。

根据东盟国家在所有农业食品子领域的相对专业化指数(RSI),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在供应链、食品化学和食品技术领域的相对专业化指数最高。这与本地大学和研究机构积极参与专利活动密切相关。

另一方面,与东盟地区其他国家相比,新加坡在测绘/图像、精准农业以及机器人和无人机等物联网相关子领域的相对专业化指数最高。

美利坚合众国、日本、大韩民国、德国和瑞士是东盟地区农业食品行业专利的主要来源国。

农业食品领域的全球创新者都非常重视东盟市场。该地区农业食品专利的主要来源国包括美利坚合众国、日本、大韩民国、德国和瑞士等非东盟国家。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等本地区国家也是东盟地区前十大专利申请来源国之一。

来自东盟地区的专利主要在本地申请。不过,如果仔细研究各国的发明布局,就会发现东盟地区各国的专利申请策略各不相同。

例如,源自新加坡的农业食品相关专利包括2,119项专利族。其中,1,528项为通过产权组织进行的国际申请,1,239项在美国公布,955项在中国公布,只有793项在新加坡公布。这凸显了新加坡发明人对其创新获得全球保护的高度重视。

相比之下,泰国、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的申请人则更倾向于国内申请。在这些国家发明的大多数专利都在本地公布。

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最主要的专利申请人是大学和研究机构,但这些机构只在本地申请专利。相比之下,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的专利申请人更重视在全球范围内保护其创新成果

在东盟地区,农业食品行业的主要专利申请人可分为以下几类:

  • 食品和食品化学公司:例如雀巢、三得利和CJ Cheil Jedang。
  • 生物技术和医疗保健公司:例如罗氏(Hoffmann-La Roche)、Genentech和杨森制药(Janssen Pharmaceutica)。
  • 农用化学品公司:例如拜耳(Bayer)、巴斯夫(BASF)和先正达(Syngenta)。

雀巢公司是食品和食品化学公司中的领先者,在多个东盟国家的专利申请一直排名前列。生物技术和医疗保健公司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新加坡和越南。专门从事杀虫剂、化肥和种子技术的农用化学品公司活跃在该地区的多个国家。这与东盟的高农业产出和对先进技术的强劲需求相吻合。

与全球趋势相反,对全球农业食品领域创新做出重大贡献的农业机械制造商和信通技术公司在东盟地区并不突出。在农业机械制造商中,只有日本的久保田(Kubota)和禧玛诺(Shimano)表现突出,分别在泰国和马来西亚排名前十。在信通技术公司中,高通公司是唯一表现突出的企业,在印度尼西亚排名第六位,在整个东盟地区排名第十七位。

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最主要的专利申请人是大学和研究机构,但这些机构只在本地申请专利。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的申请人则更重视在全球范围内保护其创新成果

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在专利申请方面表现强劲。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机构60%以上的农业食品相关专利是在2019年之后公布的,反映出近年来创新活动的显著激增。

相比之下,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和新加坡的大多数申请人在2019年之后公布的专利组合所占比例不到60%。这表明其创新增长比较稳定持续,而不是近期活动的集中。然而,新加坡的某些科技公司2019年后公布的专利比例明显较高。这一趋势与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食品行业的迅速崛起和广泛应用密切相关。

从本地申请人的专利族规模来看,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的申请人显然倾向于重点在其国内市场保护创新。相比之下,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申请人则更具有全球视野,更重视获得国际专利保护,以在全球范围内保护其创新成果。